close

由北港諺語探討北港的地名與歷史      ◎許士能

 

諺語是人類語言的精粹之一,它常能簡要貼切地描述人類的生活行為,乃至鮮活地描述人類對各種不同現象的觀察。這些諺語,字字珠瓅,堪稱人類的智慧結晶。諺語同時也是一種民間文學,是人類代代不知不覺傳承下來的集體創作,大多不容易找到它的原作者。 

 

 諺語不但不容易知道它的原作者,通常也不容易知道它的創作年代,唯有關於歷史沿革的諺語,尚可透過歷史文獻,用比對爬梳的功夫來判斷該諺語產生的年代以及歷史背景。例如「林道乾鑄銃打自己」是明末清初時產生的諺語:「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是清中葉以後產生的臺灣諺語:「第一憨(傻)種甘蔗給會社磅」當然是日據時期的臺灣諺語。

 

 俗語說:「一鄉一俗」,北港舊稱「笨港」,是個古鎮,自有它特有的風俗;也自有它特有的諺語。

 

 風俗會隨時代的腳步不斷改變,諺語也會改變,如果沒有留下文字紀錄,大多難逃湮沒無存的命運。時代在變,這個時代的諺語,在中國大陸改稱為「順口溜」:在臺灣則稱為「流行語」。這個時代的諺語,既然屬於流行,它的壽命更短,等流行過了,大多數人,便也把它忘了。

 

 近數十年來,北港的地方特色日漸淡薄,諺語流失的情形十分嚴重,地方上似乎很少再產生具有地方特色的諺語?茲將歷年來採集所得的北港諺語,選擇其中十數則,試作解讀。

 

 

 

 

 

壹、            一府二笨

 

一、由「一府二笨」到「一府二鹿三艋舺」

 

 一府就是今天的臺南,俗稱「府城」或稱「臺邵」「臺江」……等。在臺灣四百年文字史上,前三百年,府城一直是臺灣的政治、經濟中心,自然產生不少以「府城」為軸心的諺語。

 

 二笨指的是今天北港鎮和對岸的南港村、板頭村。笨港在乾隆年間以前,和府城、安平同屬漢人拓臺的重要口岸,笨港曾經繁榮僅次於府城和安平的重要街市,因此便有「一府二笨」這旬諺語的產生。可是大家最熟知的卻是「一府二鹿三艋舺」,便懷疑「一府二笨」的真實性。透過文獻的比對,我們可以推知笨港曾經有過那一段「一府二笨」的輝煌歲月。

 

 「一府二笨」這旬諺語出現的時間應比「一府二鹿三艋舺」還早。

 

 清朝在臺灣的發展,大抵由府城向北發展。剛據臺時,周鍾瑄負責編撰的諸羅縣志(康熙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一七年),對笨港、鹿港、艋舺三地分別作如下的記載:

 

(一)「笨港:商船輳集,載五穀貨物。」

 

   「笨港街:商賈輳集,臺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

 

 

 

(二)「鹿仔港:商船到此,載脂麻、粟、豆。」

 

 坊里部分僅有馬芝遴社,尚未有鹿港街的記載,咸認當時的馬芝遴社,就是今天的鹿港。滿清剛據臺時,今天的鹿港一帶仍屬於番社,漢人人數仍不多。

 

 

 

(三)艋舺:康熙年間諸羅縣志尚未見艋舺一地的文字記載。

 

 隔了五十七年,乾隆三十九年,西元一七七四年,余文儀主修的「續修臺灣府志」對這三個地方的記載如下: 

 

 

 

(一)笨港:在縣治西三十里;由三疊溪分入。

 

笨港街:距縣三十里。南屬打貓保,北屬大糠榔保。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日南街,日北街;舟車輻輳,百貨駢闐,俗稱小臺灣。

 

(二)鹿仔港:在縣治西十五里。港口有水棚,可容六、七十人,冬日,捕取烏魚;商船到此,載芝麻、粟、豆。

 

鹿仔港街:在鹿仔港,距縣四十五里。水陸輻輳米榖聚處。

 

(三)艋舺:山川篇僅有「淡水港:內有大澳,分為二港。」艋舺的地名亦尚未出現在這本方志上的港口篇。

 

街市篇則已簡單地記為「艋舺渡頭街 在廳治(今新竹)北一百一十五里。

 

由上二本早期的方志,我們得知笨港在康熙年號稱「近海市鎮,此為最大。」在乾隆則記為「小臺灣」。可見在臺灣中北部尚未繁榮以前,笨港的重要性確實超越鹿港和艋舺。

 

    鹿港在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獲准與泉州蚶江對渡,鹿港從此快速繁榮,「一府二鹿」的諺語,在嘉慶年以後便漸取代了流傳近百年的「一府二笨」。

 

 

 

 

 

 

 嘉慶、道光年間,北臺灣也逐漸繁榮,艋舺位於大科崁溪和新店溪的交會口,地理條件非常優越。到了咸豐、同治年間,西洋列強入侵,藉茶葉等的輸出,艋舺等北部口岸快速興起,艋舺遂與府城、鹿港形成鼎立局面,北港河道淤積、離海日遠,北港退為次要港口。「一府二鹿三艋舺」的俗諺,取代了,「一府二笨」和「一府二鹿」這二句俗諺。

 

 

 

 日本人佔領臺灣前後(一八九五年至一九OO年),沿海港口大量漢人返回福建,尤以商人居多。因此鹿港人口由傳開中的十萬人減至二萬人。

 

 北港更因蜊仔街(今仁和路)大火,受創更深,以至於人口由四萬多(見雲林采訪冊)驟降至六千多。但以此六千多人口,北港在當時依然是臺灣人口排行第十二多的街市。

 

 

 

 日據未期臺北大地理教授富田芳郎(光復回日本,任教於仙臺市東北大學)寫有「臺灣街之研究」,將北港街之研究列於第一位。

 

 今日北港朝天宮眾多信徒,附近出土的歷史文物,牛墟、花生與麻油特產市場,朝天宮所收藏之文物,都可做為北港昔日曾經一度繁榮的見證。

 

 今日的臺南是建省後才稱為臺南。在這之前,所謂臺南是指府城以南的鳳山縣(今高雄、屏東)一帶。

 

 

 

 

貳、「北港即笨港」或「北港即福爾摩沙」 

 

 「北港」這一地名在中國文獻上出現得比笨港還早,在明末「北港」一詞通常泛指整個臺灣,「北港」和「福爾摩沙」、「臺員」三個地名通常指的是同一個地方;因此在荷蘭人所留下的古地圖上,有些就標明「北港即福爾摩沙」。 

 

 

 

 在荷蘭人的古地圖除了指「北港即福爾摩沙」外,「笨港」這一地名也已出現在臺灣中部「華武壟社與魍港」之間(華武壟在今虎尾附近;魍港在今布袋附近)。從這此古地圖,我們可以讀出「笨港」就是今天的北港附近一帶。

 

 

 

 廣義的笨港包括了今天的北港、南港、板頭厝等地。南港在嘉慶年間水災後,即日漸衰退為一個一般村落;板頭厝也一直只是鄉村,如果曾經有過繁榮,那麼歷史文獻上應會留有「板頭街」或「板頭厝街」的記載。事實上板頭厝一直被稱做「板頭厝莊」,並未因為駐有笨港縣丞而繁榮成街的蛛絲馬跡可循。

 

 

 

 新港原稱「麻園寮」,

 

 

 

雖然笨港地區嘉慶年間的水災,造成部分居民遷居於此,因而改稱「新南港街」。但今天,我們已看不出「舊南港」和「新南港」有何「血緣」關係。(新港街上有誰是由笨南港遷來,而且超逾貳百年?)嘉慶年間同時有不少舊南港居民遷往笨北港,在『蜊仔街』與營盤口東側建立新街市,這個街就是一般所稱的「姓許街」,也就是今天大同路北邊,博愛路以西一帶,這裡大部分居民,族譜上尚清楚地告訴他(她)們來自舊南港,其中以許姓郊行『龍江號』最為有名。傳說來自舊南港的新南港居民,則尚未見到這方面的證據。

 

 

 

由乾隆四十七年那場械鬥,笨北港泉籍住民始終佔有優勢看出。由於泉州人擅長航海與經商,在乾隆年間,笨北港已漸成為整個笨港的核心。因此民間大多認為「北港即笨港」,從福建、廣東遠赴台灣笨港,大多是先在『北港』落腳,等熟悉台灣的風土人情,再移居他處。

 

 

 這句「北港即笨港」在文獻上亦有太多的證據,茲擇要舉證如下:

 

 「清光緒皇帝實錄」:

 

(一)光緒十三年春二月乙亥。以神靈顯應,頒福建臺灣嘉義縣城隍扁額「臺洋顯佑」……天后宮扁額曰「慈雲灑潤」。

 

「慈雲灑潤」一匾現掛於北港朝天宮正殿;清光緒二十年雲林采訪冊亦記載此匾掛於北港朝天宮的緣由。這則記錄雖未寫出是何地的天后宮,下一則就有寫明。

 

「清光緒皇帝起居注」:(第一五五六四頁)

 

(二)光緒十三年春二月乙亥。

 

「諭旨劉銘傳奏神靈顯應懇頒扁額一摺福建嘉義縣城隍廟

 

龍神廟及笨港

 

天后宮均著靈應上年該縣地方自春徂夏雨澤愆期田禾枯槁經該官紳詢廟虔禱甘霖立沛歲獲有秋實深寅感著南書房翰林恭書扁額各一方交劉銘傳祇領飭屬分詣懸掛以答神庥」

 

二則文獻記載互相印證,可知「北港即笨港」,「北港朝天宮即是笨港天后宮。」

 

光緒十七年臺灣知府(臺灣最高首長)在他所著的「臺陽見聞錄」也記載「笨港劃歸雲林」。

 

(三)光緒二十年雲林縣訓導倪贊元所撰的「雲林采訪冊」也記載「北港即笨街」。

 

(四)民國初年 連橫 先生所著的臺灣通史則記稱:「按北港……即古之笨港。」

 

(五)由以上五條古文獻,可以證知;今天的北港即古之笨港。過去曾有人推說「無誌可稽」,而胡亂拿他地當作笨港看待,有以上那些古文獻,這一類的錯誤應可修正。

 

 

 

 

參、北港種芋

 

 滿清統治臺灣二百十二年,在一般清朝官員的眼中,仍是一個多事之地,認為「臺灣乃海外弧懸之地,易為奸宄逋逃之藪,故不宜廣闢土地以聚居。」統治之初即頒了渡臺禁令。這些指施,前者留下「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天反」的俗諺。後者為黑水溝憑添許冤魂,留下了一些諺語,如「三生六死一回頭」。

 

總之,滿清統治臺灣時,不少渡臺先民都是違犯禁令的偷渡者。

 

 

 

「北港種芋」便是由那些令人心酸的諺語衍生而來的俗語。描寫先民渡海來臺,在沿海沿海沼澤地帶遇害的慘狀。

 

 

 

先民來臺,除了官府的緝捕和海峽的風浪,黑水溝的伏流外,尚要面對陌生環境的考驗,尤其是匪徒有意的陷害。這些悲慘的遭遇和不同的風險,都被按上一個俗稱。

 

(一)灌水:「內地窮民在臺營生數十萬,襄鮮積餘,旋歸無日,其父母妻子府仰之資,急欲就養,格於例禁,群賄船戶,冒頂水手姓名上船的,名曰:『灌水』。

 

(二)放生:更有人蛇集團串通匪徒,用濕漏的小船載客,數百人擠入狹隘的船艙中,將艙蓋封釘,令渡海船客不能上下船艙,趁黑夜出海,如遇大風大浪,盡入魚腹。僥倖到岸,唯恐被發現,遇有沙汕,急忙將偷渡者騙離下船,稱之為:「放生」。

 

(三)種芋:最惡劣的老闆,竟然在離岸尚遠的沙汕便將偷渡者急忙趕下船,任令偷渡者涉水;在茫茫海岸自尋生路。每有偷渡者行至水深處,全身陷入泥淖,稱之為「種芋」。

 

  (四)

  「芋仔」是臺灣原住民最主要的本土糧食,其中水某產自泥淖沼澤。先民涉水登岸,深陷海泥中,在泥淖中僅見其頭部掙扎不已,其樣子好像水芋在泥中冒出其莖。如遭不幸,偷渡者整個人沒人泥中,便成了異域孤魂,成為「好兄弟」了。

 

 

 

  「北港種芋」衍生自「種芋」一詞而來,描寫先民來臺,在泥淖中掙扎的慘狀,十分生動,箇中辛酸,正合了:聞者為沾襟:這句唐詩了。


 

 

笨港(北港)成為先民渡海來臺的主要港口之一,其原因可能有四:

 

(一)由澎湖來臺,選笨港或其外港登陸,距離最近。(諸羅縣誌,海道篇即記稱「笨港與澎湖遙對」)。

 

(二)笨港一帶沙汕密佈,水道迂迴複雜,有利偷渡者躲避官兵緝捕。

 

(三)笨港並非正式渡口,官兵緝捕較為鬆懈。

 

(四)笨港早期是大員(今安平、臺南)以外的大聚落,便於移民暫作棲息之地,等熟悉臺灣風土人情,再作打算。

 

 

 

  肆、「北港媽祖,興外鄉」(或北港媽祖蔭外方)

 

 

 

  笨港會在臺灣歷史上佔有一頁;會有那麼一些地方爭著想當「笨港」,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笨港有座香火極盛的媽祖廟。因而產生了一系列和「北港(笨港)媽祖」有關的諺語。

 

 

 

  北港媽祖在清祖康熙三十三年(1694),由福建的樹璧和尚,奉請一尊湄州媽祖前來笨港,康熙三十九年笨港與外九莊居民合建天妃廟。(見諸羅縣誌)外九莊的範圍最遠到達到今天的鹽水、朴子和太保市的南新村,可見這座媽祖廟一開始就有較大的信仰園,不屬於一般的角頭廟。

 

樹璧和尚之後,僧統綿延不斷二百餘年,在二、三百年前一座世俗廟能長期供奉師父,是不簡單的事。北港朝天宮由佛教臨濟宗師父負責管理(近代只管祭祀),在臺灣這種傳統能流傳至今未變,北港朝天宮是唯一的特例,相當難能可貴。清朝府城地所建較大的媽祖廟,大都也曾由師父管理,後來卻都中斷,導致今日的信徒大都以道教來看待媽祖信仰,與清朝媽祖信仰的原始面貌大大不同。

 

 

 

   蔡相煇 博士則認為北港媽祖香火如此鼎盛可能有數因:

 

一、                就歷史而言,北港地區是漢人開發較早地區之一,朝天宮是清朝臺灣民建媽祖廟歷史較欠者,可謂根基深厚。

 

二、                就地理環境而信,北港在清朝為臺灣北路要港。笨港為臺灣南北來往海線的中間要站,往來臺澎亦有以笨港為候風港者,故清朝早期,笨港為交通重鎮,出入人口多,各村莊如欲奉祀媽祖,從北港分靈頗為方便。

 

三、                就政治背景言,北港偏離政治中心,宗教活動較不易引起執政者疑忌。

 

四、                就經濟背景言,北港地區在康熙年間即已商賈輳集,為臺屬近海最大市鎮,各地香客來此地進香,兼可進行貿易或學習買賣,有利經濟發展。

 

五、                 

 

林衡道教授生前也說過:「笨港的朝天宮在臺灣有五百多座媽祖廟,擁有最多信徒,海外亦有之;而臺灣的媽祖廟裡也有四分之一自認是從北港朝天宮分靈,分香建廟的。」(見中央月刊八十年四月號)

 

 

 

朝天宮的香火傳遍臺灣應是道光至咸豐年間的事,當時的文人留下一些詩文可以作為佐證。

 

(一)清道光年臺南海東書院山長施瓊芳進士詩曰:

 

「北港靈詞冠闔臺。」

 

 

 

(二)清道光年間臺灣府學教諭劉家謀撰有「北港進香」詞,附注「……進香北港天后宮者,不下數千人,謂之香腳,往來盜不敢劫……。」

 

 

 

(三)清同治四年舉人吳子光(曾任邱 逄甲的 老師)在他的「一肚皮集」記稱「廟以嘉義北港為赫,每歲二月,南北兩路人絡繹如織,齊詣北港進香。」

 

 

 

(四)清咸豐二年臺灣道臺徐宗幹在他的「壬癸後記」記稱:「壬子 三月二十三日 ,臺人循舊俗,迎嘉邑北港廟中神像至邵城廟供奉,並巡歷城廂內外而回。」

 

在以上這些背景下,於是產生了「北港媽祖蔭外方」這句諺語。

 

 

 

自道光年以來又衍生許多相關的諺語,如:「北港媽,鯤鯓王爺」「北港關渡媽,南有北港媽」「北港興,土庫定」、「北港媽祖,新港老虎」、「第一北港媽,第二鯤鯓王,第三大道公,第四郭聖王」等散見於各種談論諺語或民俗的文獻中。

 

 

 

伍、北港廟壁-畫仙

 

 

 

 

一座寺廟香火鼎盛,而且能維持這麼長久,原因不外天時、地利、人和。其中人和,包含了主事者的用心經營,廟的管理、營建乃至器物都不可輕忽。

 

走一趟朝天宮,可發現其規制都甚有來歷,不知不覺也衍生不少相關的諺語。例如「北港廟壁-畫仙」、「北港銅鐘-大空」、「北港廟壁-朴仔腳香爐」、「北港香爐」……等。僅解讀如下:

 

 

 

一、「北港廟壁-畫仙」

 

這是一句歇後語。畫仙,臺語又讀作「話仙」,意指閒聊。

 

這句諺語,肇因於北港朝天宮由於香火鼎盛,廟壁很容易被繚繞的香火熏黑,因此每年必須「清屯」;每隔數年即須重新粉刷,油漆一次,每隔數十年就有一次大翻修與整建。每次重新重油漆,必請名師參與,留下他們的傑作。

 

  北港朝天宮歷年的整修大都十分講究,留下不少名家的傑作,許多匠師也以參加也以參加北港朝天宮的修建為榮。 林衡道 教授生前在為「北港朝天宮志」所作序文理說:「北港朝天宮實不愧為臺灣藝術文化匯萃之殿」又說:「……遍訪全臺各寺廟,獨於北港朝天宮之史蹟文物,常感終日留連忘返。」

 

  北港廟壁常藝術愛好者,駐足再三,不忍離去,因此產生了「北港廟壁-畫仙」這旬諺語,不過它的真正含意,是在指有人閒著沒事,卻愛閒聊,只因北港朝天宮的壁確有可觀,因此才被借用了。

 

 

 

二、「北港銅鐘-大空」

 

  北港朝天宮現存的梵鐘有三,一為咸豐十一年(西元一八六一年廈門隆豐鑄謝之物,現已不再使用,列為典藏之物。另一為道光十七年太子太保王得祿敬獻,現懸於正殿。第三座梵鐘置於民國六十年代新建的鐘樓裡,敬奉者不得其詳。「北港銅鐘」指的應是王得祿所獻的梵鐘,聲音宏亮,遠傳數里。不夠它的真正含意,仍是戲謔的,指稱某人性情瘋瘋顛顛,做事不怎麼正經。

 

 

 

三、「北港廟壁-朴子腳香爐」

 

 朴子配天宮是嘉義縣境內文物最豐富的寺廟。清末至日據時代,朴子是嘉義縣轄下人口最多的街(僅次於嘉義市,與北港人口數,不相上下)。民國十一年服務於蒜頭糖廠本島藉信徒獻給配天宮一個大香爐。此一大香爐最大的特徵在於它的爐耳長約二尺,朴子人暱稱它為「大耳香爐」,因此便有人將它與「北港廟壁」相提並論,意指配天宮的大耳香爐,足與北港朝天宮的廟壁,相互媲美,同享盛名。不料卻被戲謔者訛誤為一句俏皮話,拿來譏笑別人,「耳孔輕」,拿來譏笑容易受騙,容易聽信別人謊言的傻人。

 

 

 

四、北港香爐

 

這旬諺語是1997流行最廣的諺語,但事實上在一九九七年以前,從沒有人記錄過這旬諺語。假如有,那麼它的產生有幾個可能:

 

(一)民國初年,許多印有朝天宮的風景明信片,廟埕中央擺了一個過去臺灣民間寺廟少見的大香爐,戲謔者便借題發揮,創造了這旬諺語。

 

(二)由「朴仔腳香爐」這旬諺語篡改成的。

 

『北港香爐』因被鹿港名作家李昂拿來做為書名,因而聲名大噪,但事實上朝天宮裏的歷代各式『香爐』,少說也有五、六十個,筆者將另擇篇幅,予以記敘。

 

 

 

附錄:

北港諺語拾遺

 

(原載於20000707自由時報台灣精諺

 

有錢是北港媽   無錢返來找阿嬤

 

北港媽祖興庄:意為北港媽祖多庇佑鄉人

 

  有一種人男人,在年輕有辦法時,不肯養家,長年獨自在外享樂或另築香巢,此時他像「北港媽祖興」;一旦身敗財盡,過不下去,便回家找阿嬷或妻兒,要求收容。

 

  為人處事可歸納為「因果」二字,種善因必得善果;『少年未曉想,食老未成樣』實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北港媽祖興」只是部分信徒的偏見(版主按,應說是過去台灣民眾一般的看法罷!),媽祖無私的愛,遠被四海,祂和所有的阿嬷一樣疼信徒如子孫(版主按:好像改為祂照護信徒一如所有的阿嬷在疼子孫)可是也要子孫長進自愛,否則媽祖或阿嬷,也救不了他們。           作者:黃亦清(北市、商).......


 

蔡深河賢伉儷在北港溪舊堤防散步2003

 

 

 

 

 

 

arrow
arrow

    ssn169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