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地址:林縣北港鎮中山路86號大圖片




抽當是5、6年級生最懷念的童年記憶,蔡享潤(左)在北港復刻老箃仔店風貌,讓兒子也能玩味當年簡單的快樂。




北港朝天宮,台灣本島歷史最久、香火最鼎盛的媽祖廟,每年超過600萬香客人次,讓此處成為媽祖庇蔭的發財地。
然而時代在改變,香客也在年輕化,4年前幸運獲選朝天宮爐主的蔡享潤,因參與廟務接觸北港文史,從此擔上振興地方的使命。
他以愛台灣的濃厚感情,開店專賣懷舊零嘴、文創好物,用50年代箃仔店氛圍,創造景點吸引進香客,開發商品推北港特色,讓老信仰的趣味溫暖,也能感化年輕一輩。
或許信仰如同「made in Taiwan」的堅持,在環境變遷後越難固守,卻有像他這樣的癡心人,堅信台灣製造的力量,讓「美的因台灣」成為終身的使命與驕傲,也要用一店之力,讓北港走回光榮的一頁。
採訪╱郭美懿 攝影╱康仲誠




台灣有句俚語:「好運的中時鐘,歹運的中龍眼。」
民國40~50年代,若抽獎中時鐘,就是天大的幸運。對4年前擲茭中選朝天宮爐主的「賣台箃仔店」老闆蔡享潤來說,「得爐主」的好運非但超過時鐘,還改變他的人生,從平凡商人,變成上電視導說北港的文史工作者。
去年初,他更在廟前中山路開店,引進50年代令人懷念的箃仔店零嘴、文創商品,周間單日最高業績打破5萬元,在春節到媽祖誕辰之間生意更旺,年營業額賣破300萬。



擔任爐主 返鄉開店



北港朝天宮每年香客人數超過600萬人次,鼎盛香火也帶來商機。

北港朝天宮每年香客人數超過600萬人次,鼎盛香火也帶來商機。



蔡享潤是北港囝仔,離鄉求學後就留在大都市發展,正職是一家事務機器維修公司和影印店的老闆,從沒想過會回鄉。沒想到,4年前好運臨門,「有人5、6代家裡沒人得過爐主,我得到當然要回來。」他因參與廟務接觸地方文史工作者,聽對方講北港歷史、報馬仔精神,啟蒙對文化歷史的興趣。
理科出身的他,開始找相關書籍來看,加入文史導覽之餘,還擔上一份振興地方的責任。早年北港想升格為市,許多老建築被拆光,幸好留下這座媽祖廟,但街上賣的無非大餅、蔴油、無患子,「東西都一樣,只能削價競爭。」
年少離鄉,他很懂市場想法:「北港媽太興盛,反而不善包裝,老一輩的有信仰會拜,年輕一輩就不會再來。」他憂慮地方沒落,所以找到這間明治時期就建成的舖子,便動了開店念頭。



復古裝潢 吸引目光



常見於媽祖遶境陣頭的報馬仔,身上裝扮、手持物品皆有含意,傳達知足無私、言而有信等意義,蔡享潤將它開發為公仔。

常見於媽祖遶境陣頭的報馬仔,身上裝扮、手持物品皆有含意,傳達知足無私、言而有信等意義,蔡享潤將它開發為公仔。



一開始,他想搞個糕餅博物館,但朋友覺得沒意思;前年底發生三聚氰胺事件,他轉念想開台灣特產專賣店,宣揚台灣美好,加上接觸地方文史後開始收藏民藝品,促成他開設仿古箃仔店,店名就叫「賣台」。
不過拿這名字去登記公司時,卻被經濟部以「有不良意圖、違反社會善良風俗」打了回票,最後只能作為商標,卻已造成話題。
他將收藏的50年代箃仔店藝品,擺在店中當裝飾,「台灣幾乎所有懷舊店都是開餐廳,而我是用真正箃仔店的擺設,來賣以前箃仔店的東西。」門口有大同寶寶、仁丹鐵牌吸引目光,裡頭的菜櫥、搖搖馬全是有年份的真品,連三輪車都還掛著昔日車牌。
只是古早味零嘴不容易尋找,他找懷舊店老闆詢問,多數人以同業競爭婉拒告知,靠了許多關係才找到源頭。就算找到了,也面臨產品流失的危機,「去年燕丸賣得很好,今年再去找阿婆,她就說做沒法、不賣了。」類似的商品還包括鳳梨心、桂紙條等。



留住人潮 推展文史


「現在的7、8年級生,雖沒經歷箃仔店年代,但他們會好奇。」蔡享潤說。這招果真在掛香客為主的廟街上奏效,民國50~60年代出生者來回味童年,7~8年級生則覺得酷炫。
他更利用人潮留駐,推展北港文史,將2樓規劃為展館,也開發具有北港特色的商品,如「我是虎爺(台語諧音有錢)人」印章、包裝如香火袋的茶包、有知足圓滿含意的豬腳竹筷等。
儘管開發成本高、利潤有限,但笑稱已「撩落去」的他,把這份兼差看成志業,把復刻箃仔店變成北港新景點,用「美的因台灣(made in Taiwan)」,詮釋令人榮耀的台灣製造。



箃仔店吸客招
門面吸客






將收藏的古早民藝品做為陳設擺飾,營造古早風味,尤其是門面櫃檯擺上大同寶寶、昔日廣告,營造50年代懷舊感,讓遊客一眼就被吸引進來。



商品豐富






搜羅老箃仔店的懷舊商品,款式超過1千種,重點是鋪天蓋地擺滿,讓顧客覺得目不暇給,更有購買欲。



創造故事






從店名「賣台」到引進商品,都在創造話題,包括年輕人特愛的搞怪糖也貼上介紹文,搏君一笑更帶動買氣,此品項曾創下周間單日5萬多元的業績紀錄。



借廟使力






善用鄰近朝天宮區位特性,挑選福袋、神明公仔等紀念品,顧客購買後可拿去媽祖廟過火,購買意願高。



特色商品
香火袋茶包






仿紅色香火袋,將昔日爐丹改為台灣茶,有喝有保佑,6入80元,未來也將開發為餅乾包裝。



趣味印章






結合北港文化,如刻有媽祖郵戳圖案的印章,有「北港媽祖蔭外鄉」含意,台語音同「有錢人」的「我是虎爺人」印章,也在虎年受歡迎,每個100~350元。



紅薯籤與綠豆糕






最受歡迎的抽當商品,五、六年級生懷念它們的老味道,年輕一輩則是覺得口味新奇有趣。



蔡享潤小檔案


年齡:1971年出生(40歲)
學歷:勤益工專畢業(現為勤益科技大學)
經歷:
26歲 開設事務機器維修公司與影印店
36歲 獲選為北港朝天宮爐主,開始接觸北港地方文史、擔任解說員。
39歲 成立「台灣香火文化事業公司」,從事文創商品開發,開設「賣箃仔店」



店家資料


地址: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02號
電話:(05)782-5785
營業時間:9:00~19:00(周一休) 周六、日9:00~22:00



全年營運


營業額:300萬元
進貨成本:110萬元(含水電與行政開支)
人事成本:30萬元
店租:30萬元(因店處路衝位置,店租較低)
產品開發成本:40萬元
利潤:90萬元
註:未計入老闆兄弟兩人薪資,旺季為農曆新年至農曆3/23(媽祖誕辰)與假日,以上資料由記者估算



創業成本


總投資:120萬元
裝潢:50萬元
商標申請與成立公司費用:20萬元
初次進貨成本:45萬元
其他雜支開銷:5萬元
註:未列入老闆收藏、做為店面擺設的老件民藝品費用



顧客心聲
充滿童年回憶




李小姐(左)六年級生 服務業



我去過別的懷舊店,但覺得他裝潢、商品較有小時候箃仔店味道,商品也很特別。這些東西充滿童年回憶,有些現在已買不到,所以忍不住就買了一堆,箃仔店就是要小小的,現在這規模剛剛好,不用再擴大。



建議推小包裝




陳小姐(左)八年級生 學生



我們來拜媽祖,經過這家店就被它的古早味吸引進來。這裡的裝潢很有fu,媽媽對這些東西有懷舊感,我們雖然沒經歷過,但覺得這些糖果特別、有趣味,會讓人想買。建議老闆把一些大盒的商品變成小包裝,會更容易下手。


轉載自//2010年04月20日蘋果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sn1694 的頭像
    ssn1694

    北港之幽游睡靨

    ssn169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